个人修养

the compass of life

Posted by 陈陈 on November 22, 2021

退掉了房子,买好了机票。第二次德国留学之旅逐渐接近尾声。

读梁启超的《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演讲》。据前言中的介绍:

一百年前,1920年代,70后的的梁启超(生于1873年),有些紧要的话不得不对90后、00后们说。

1903年梁启超游历北美,所见所闻使得他认识到,偏重知识科技、轻视内在德性修养是现代化的一个弊病。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,必须及早修正。此后他将自己为学的宗旨确立为以道德统摄知识,即以传统的德性修养为本,吸收现代科学和政治成果。

此时的梁启超并未放弃对西学的宣传,只是增加了提倡传统修身之学,认为学习西方应以传统道德为根基。但是在激进派看来,这无异于倒退。因此导致了梁启超很快被冷落。“五四运动”使得“新青年”牢牢控制了话语权。

然而,梁启超在参加民国政府的数年间,目睹了种种人心险诈、丑类恶行、社会普遍的道德堕落,深为青年担忧。他决心开启一系列演讲,直接向“新新青年”喊话。基于对“五四文化”流弊的清醒认识,梁启超重新定义新文化,提出两个先决要点。第一、在知识上要有科学的理解;第二、在品格上要有自律的情操。

他进一步指出,中国文化的特长在于心性修养,恰恰可以救治现代性的弊端。“即此一分家业,我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至宝”。

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一个视频。已故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,在2009年接受采访时谈到社会价值观的问题。

他对日本、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同一发展时期的状况进行观察,发现这些国家在迅速变革之后,会产生社会道德沦丧的“反常”(anomy)现象。他认为这是一种“失位”(disorientation)的感觉。什么是好人,什么是恶,什么是善?都变得模糊不清。“你过去能够知道自己的价值观,但现在时代变化了,因此需要找到新的指南针”。

针对这种情况,李光耀决定对国人加强儒家思想的教育。他强调了其中对家庭和朋友的忠诚,对社会的责任。“我想我们现在的问题是,如何在现代语境之下,对其进行加强。” 这是他的总结。

价值观和个人修养是安身立命的根本,若缺少自我修养的功夫,则内心毫无定力,每一个诱惑都是一个岔路口,时间越多越空虚、拥有的越多越焦虑。

向梁启超学习,先改造自己,再砥砺朋友,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开创一片新的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