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的伊萨河

留德日记 | 慕尼黑伊萨河畔的第一次骑行

Posted by 陈陈 on December 24, 2019

###

自搬到Freimann的公寓,就一直想去旁边的伊萨河(Isar)看看。今天圣诞假期第一天,早上起来天气大好,决定去河畔骑行一圈。冬天的伊萨河景色特别难忘。拍照记录一下。

据查得的资料,伊萨河全长近300千米,连接慕尼黑(München)、弗赖辛(Freising)和兰茨胡特(Landshut)。河水主要来自阿尔卑斯山,汇入多瑙河后最终注入黑海。

八月刚到慕尼黑时,去过几次英国公园那一段的伊萨河。只要天气好一点,人就特别多。跟赶集一样到处都是穿着泳装游泳、玩水、晒背的。一眼望过去仿佛到了海滩。然而这里德国人比在海滩还开放。不少人是一丝不挂的,有男有女。大家还都很坦然,没有一点觉得尴尬。可能他们认为这才是自己最真实的样子。

今天选择的路线是从Freimann直接向东穿过U6地铁线,然后沿伊萨河北上,到达慕尼黑工大的加兴校区。共12公里左右。谷歌地图估计的骑行时间约40分钟。

图1是去伊萨河边的路上。还有水迹未干,可能昨晚下了点雨。沿途可见很多砍伐好的圆木,叠的整整齐齐。河两岸的树林应该都是有人专门管理的。现在正值寒冬,气温约3~4摄氏度,树木的叶子几乎掉光了。主色调是灰的。

picture (图 1)

呼吸着冷冽的空气,感觉还是更喜欢冬天一些。冷让人清醒,而热让人烦躁。此外,再冷只要多穿几件衣服就没事,依然可以行走于天地大自然之间。但热起来就不一样了,无处可藏,只能躲回空调房里。

图2是刚到河边看到的一座铁桥。有点惊艳,河水清澈见底。桥上遇到一对夫妇,爸爸抱着小孩,妈妈在给孩子擦鼻涕。我朝他们打了个招呼,都笑的很开心。 我的座驾也出镜了。

picture (图 2)

跟中国的大河向东流不一样,德国的河流似乎朝哪个方向的都有。伊萨河是自南向北流的。记得之前在一个活动中遇到一师妹,来自慕尼黑工大的弗赖辛校区,说是那地儿都快到机场,可远了。看着眼前湍急的水流,我想,春季涨水时从这抱根圆木顺着漂过去应该很快。

图3是一处河滩。急流受乱石阻挡,在每块石头后面都形成一个湍流漩涡区,哗哗哗的声音在很远就能听到。

picture (图 3)

图4是河滩上方的高速公路。冬日的蓝天真是好看。

picture (图 4)

继续沿着河流慢速骑行。时不时能遇到晨跑的、散步的和遛狗的人。还有个别带着狗跑的,这种组合通常狗累的够呛直吐舌头。虽然我没养过狗,但据此可以断定这种宠物狗的耐力远不如人。在小区楼下溜两圈还行,带出来玩应该是个麻烦。

沿途所见大部分是落尽叶子墨色的树枝,干枯灰黄色的藤蔓,还有毛绒绒灰白色的不知什么东西。整个画面如同加了一个怀旧风格的滤镜。但偶尔也有长满绿叶的松科树木,如图5。印象中松树的树枝都像雨伞一般收着的,这里的松树树枝却伸的老长,而且往上勾着长。有点像一个穿着长袍的巫师,伸开双臂在施展魔法。

picture (图 5)

偶然于途中看到一只纯白色的鸭子,感觉还比较少见,下车远远地拍了一张(图6)。

picture (图 6)

图7是又一处视野开阔的河滩。可以下到水边,河水很清。

picture (图 7)

又发现两只鸭子。这次可以近距离观察,有点不太像。正在疑惑间,它们展开翅膀扑打了一下水面,动作连贯优雅。这下意识到自己错了!这不是鸭子,是白天鹅。

后面在河流的浅滩或水流缓慢处多次看到这样的白天鹅。大多成双成对,浮在水面,悠游岁月。据说天鹅一生严守一夫一妻制,若一方不在了,另一方则不食不眠,殉情而去。所以天鹅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。

图8是一个路标,离研究中心还有4公里了。我看下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半小时。

picture (图 8)

冬天的树林还有一大景观。如图9所示。有些树的树枝很密,落光叶子后就变成了丝状的、蓬松的一大朵。远看就跟蒲公英一样,风一吹仿佛就要连根飞走。

picture (图 9)

中午近十二点终于到了加兴研究中心。回办公室休息了一下。因为是圣诞假期,整栋机械系大楼空无一人。德国放假是真放假,加班是罕见的非正常行为。返程为缩短时间,决定沿着另一条大路回去。

途中经过了几个村庄(或是小镇?)。房子都很漂亮,收拾的干干净净(图10)。没有印象中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景象,很自然地由城市过渡到了村庄。环境非常好。但不知为什么,感觉这些地方总有点冷清。既没看到几个闲聊的老头老太太,也没遇见遍地乱跑的小孩。年轻人就更少了。

picture (图 10)

想起了丰子恺的画,有很多乡野里嬉戏、游玩的有趣场面,温馨且有人情味。这样的场景在德国是看不到的。但随着城市化在中国的加速推进,我们国内的乡村也同样开始变得冷清,没有多少活跃用户了。似乎这是经济发展的代价。

回到Freimann的公寓已是下午近一点。刚锁好车就开始下雨了。